导读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精神火炬代代相传。值此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七十华诞之际,回望峥嵘岁月,我们既为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更为那些感人至深的奋斗历程而动容。我们将以连载的形式深情讲述一代代北测人“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故事,向这些为首都建设默默耕耘的测绘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测绘先行,
为首都建设做准备
测绘,始终是党和国家的心头大事!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解放,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新中国首都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城市规划建设,必须先有测绘。这种认识,自古有之。《周礼·冬官·考工记》云:“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眂以景。”
1677年,荷兰的斯涅尔首创了三角测量法,这是现代系统化平面控制网的开端。1877年,美国开始大规模测量水准网。19世纪,这些现代测绘技术逐步运用到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地形图则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之一,广泛应用在建筑、市政、园林、工矿、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
但在当时,北京主要测绘了一定范围的地籍图,限于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加之管理不严,成图质量不高,已有的图纸对城市建设起不到支撑作用。
为首都建设做准备,必须测绘地形图。
这个任务落到了地政局。刚解放,旧市政府地政局被接管,当时地政局测量队有职工145名,开始大部分调往建设局工作。1949年12月,市领导决定保留地政局,刘仲华任地政局长,沈勃任副局长兼党组书记,把测量队从建设局调回来。这是解放初北京测绘队伍的基本班底。
时任地政局局长刘仲华、副局长沈勃签发的房地产所有证
财政困难,100万斤小米变“51 万斤小米”
测绘离不开资金的投入。
地政局根据当时条件和设想,做了一个预算,大约需要100万斤小米,报到市人民政府。
刚解放,货币的购买力很不稳定,为了减少物价上涨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沿用解放区的习惯做法,实行“米代薪、米代金”和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折算人民币的政策。“小米”是新中国初期财政收支计量单位。根据有关资料,1949年全国全年财政收入为303亿斤小米,财政支出为576亿斤小米,财政赤字为273亿斤小米,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1950年初的一个晚上,市委书记彭真同志主持,市委开会讨论1950年的预算,因为各方面开支的项目都很多,而财政又十分困难,所以会上争论很多。当时市财政局局长赵子尚同志认为,财政已经十分困难,无论如何拿不出100万斤小米搞测量。
1949年9月,彭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图片来源: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彭真》画册)
沈勃和赵子尚同志为此争的脸红脖子粗,争论了很长时间。彭真同志说:测量工作是要先行,但是财政十分困难,能不能精打细算,预算减半。沈勃同志回应预算已经很紧。彭真同志最后讲:那就比一半稍微多一点,给51万斤小米,这时拿出这些小米是很不容易的,你们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筚路蓝缕,军地合作完成新中国北京的测量控制网
地形地貌的测量,离不开平面位置和高程基准,必须建立平面控制网和水准网。
1916年,“京都市政公所”在老城埋设81个点的水准标石并实测。1934年,北平市政府工务局布设了16个点的平面三角网,后多有损毁;1935年,重新整理加添31个水准点。平面和水准控制范围主要是老城,约62平方公里,总体水平较差。
当时的地政局测量队,一共只有7台陈旧的仪器,技术人员中,大专毕业生5人,中专毕业生3人,技术力量显然不够。经过和军委作战部测绘局联系,其东北测绘学校可以提供一部分帮助,另外,聘请了天津大学测量教授黄世纶(原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担任地政局顾问。根据各自的条件,确定了军队力量主要测平面控制网,地方力量主要测水准网的分工。
地政局测量顾问 黄世纶教授
一切开支,压了又压。
测量队为了节省经费,不买新的仪器,缺乏的仪器向建设局和清华大学借用。黄世纶教授只发车马费,不发工资。
风餐露宿,夙兴夜寐,不辞辛苦。
测量人员外出作业,都是自己携带测绘仪器,步行至作业点。午饭就带点馒头和窝头,就地喝井水。晚上睡大庙里,把有限的床板让给技术人员睡觉,而工人则睡在地上铺草帘子。
50年代野外测绘情景
1950年控制测量工作基本完成,从此新中国首都北京有了全新的平面控制网和水准网。
市区主干平面三角控制网,以“复兴门”三角点为大地原点,在北京市郊布设27个点,组成全面网。水准网,利用原北京文津街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的水准原点,布设甲种水准点96个,组成8个环线,基本与三角网相适应,控制面积为1100平方公里。
北京水准原点(文津街)
(图片来源:北京市测绘院提供)
北京市主干三角网示意图(1950)
(图片来源:北京市测绘院提供)
正是用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的“51万斤小米”,建立了新中国首都第一代测绘基准体系,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50年代天坛公园1:2000比例尺地形图(示意图)
(图片来源:北京市测绘院提供)
天地之广,山河之袤,非测绘无以明其形;城郭之建,阡陌之通,非测绘无以正其位。故百业兴废,先定于测绘,万邦建设,始基于此功。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首都测绘工作者们怀报国之志,踏上了沐风栉雨、砥砺前行的奋斗征程……
注:资料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 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的黎明》,北京出版社,1988
文:余永欣
图:满昕
供稿部门: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战略发展部
编辑:袁媛
推荐阅读
会员动态 | 珠江后航道近代洋行码头仓库区的价值特色与遗产保护活化利用规划策略
会员动态丨深规院主创设计的深圳市海洋新城生态复育公园方案设计获美国MUSE设计金奖
会员动态丨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从理念·路径·机制,浅谈城市更新“破题方略”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