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筑牢城市安全底线
最新动态
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筑牢城市安全底线
2025-09-306

导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通过构建风险谱系、优化空间格局、健全相关机制、科学制定预案、加强体系建设等完善体系,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筑牢安全底线。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保障城市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居民安居乐业的关键。近期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不仅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底线要求,而且是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构建城市安全风险谱系,健全常态化风险隐患监测预警、排查整治机制。不同的城市风险各不相同,要根据该城市的安全风险状况,构建各自的安全风险谱系,实现重点监控。通过建立科学、系统、高效的常态化预警机制,提前感知灾害风险的来临,为城市和居民争取宝贵的应对时间,从而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要充分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进行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监测气象变化和地质灾害隐患,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控桥梁、隧道、供水供电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及时捕捉到任何可能引发灾害的异常信号。同时,要定期开展全面排查,制定排查计划,明确排查范围、内容、方法和频次。对排查出的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建立隐患清单,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和整治。


优化城市防灾减灾空间格局,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规划和相关设施建设是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基石。一是严格遵循防灾减灾的原则,避免在洪水淹没区、地震断裂带等危险区域建设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和重要的公共设施。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防灾减灾需求,合理布局建筑物的间距和高度,保障消防通道和应急疏散通道的畅通;二是科学规划城市的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救灾物资储备库、医疗救护点等防灾减灾设施,在灾害发生时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及时提供物资保障和医疗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三是充分考虑“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在应急状态下的使用需求,调研城市空间布局、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等情况,结合应急需求,科学确定设施选址与规模。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时掌握设施运行状态,实现平急状态的快速精准切换。


健全洪涝联排联调机制,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我国洪涝灾害频繁,排水防涝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危。健全洪涝联排联调机制,是城市建设与治理的关键任务,具有系统性特征,要统筹协调好相关部门,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如福州首创成立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将原先分散于住建、水利、城管等多部门的管水权限进行整合,通过构建“五个1”的联排联调指挥调度体系,实现对城区库、湖、池、河、闸、站等上千个水系要素的高效管理。健全洪涝联排联调机制还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地形、水系分布、人口密度等因素,与流域防洪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做好协调衔接,科学布局排水管网、泵站、调蓄池等排水防涝设施,为联排联调机制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制定巨灾应急预案。巨灾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且影响范围广,一旦发生,可能会使城市的正常运转陷入瘫痪,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科学制定巨灾应急预案,是城市在巨灾来临时能够有序应对、减少损失的首要前提。要通过对历史灾害数据的分析和专家的论证,预测巨灾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损失程度和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应急预案。同时,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灾害风险变化,要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灵活满足城市应对巨灾的需求。


加强应急指挥、处置和救援体系建设。健全、高效的应急指挥、处置、救援体系,是城市在巨灾中迅速恢复秩序、减少损失的关键因素。要建立统一、权威的应急指挥中心,具备先进的指挥调度系统、通信设备和信息处理平台,能够实时收集、分析各类灾害信息,迅速做出科学决策;要加强应急通信保障,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建立多手段、多层次的应急通信体系,确保在常规通信中断的情况下,指挥中心与救援现场之间能够保持实时通信;要根据城市可能面临的巨灾风险,合理确定应急抢险救灾装备及物资的储备种类和数量。


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通过强化常态化预警、优化防灾空间格局等措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提高城市应对各类灾害风险的能力,才能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筑牢坚实的安全底线,让城市在面对各种灾害挑战时更加从容、更加安全、更加可持续。


|内容来源:中国建设报


推荐阅读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建设和城市发展分委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多地因地制宜明确“好房子”建设标准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程咨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地方动态 | 《江西省城市更新条例》公布

商务部等9部门: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