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现场回顾 |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工作委员会参与主办第四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
最新动态
现场回顾 |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工作委员会参与主办第四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
2025-11-213

2025年11月19日,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铸就儿童友好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在京举行。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马列坚、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少鹏、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陈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毕曼达出席会议并致辞。“友好致辞”篇章由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主持。


Part.

01

友好致辞

马列坚

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


马列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儿童事业发展,亲切关怀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儿童工作者队伍建设,指出“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自2021年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来,历经五年实践探索,各试点城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多方协同工作机制,将儿童友好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功能布局,推动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重要标识。

未来,我们要持续深耕细作、拓展广度,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建设,既要实现城乡全覆盖,又要重点关注乡村儿童的发展需求,使其在更大范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问题导向、务求实效,围绕儿童成长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将儿童友好建设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实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紧密衔接、一体推进;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合力,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引导,让儿童友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转化为全社会的共同认知与自觉行动。


陈少鹏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


陈少鹏表示,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为孩子们创造安全宜居的成长环境,是关乎国家未来与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住房城乡建设部坚持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发布了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实施手册和可复制经验清单,为各地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面向未来,要把儿童优先发展贯穿于城市更新行动之中,从好房子到好小区、好社区、好街区、好城区,进行系统性建设与提升,为儿童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不断铸就儿童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俊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


陈俊表示,“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围绕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五个友好”建设要求,系统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目前已有4批次116个城市纳入试点建设范围。展望未来,我们要在“十四五”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基础上,乘势而上推动儿童友好建设由阶段性的“城市建试点”转向常态化的“全面建机制”。在具体实施中,聚焦“扩面”,推动儿童友好建设向更多地方延伸覆盖;聚焦“提质”,推动儿童优先原则落实到公共政策制定、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各方面;聚焦“增效”,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儿童友好建设推进机制。


毕曼达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


毕曼达表示,近年来,中国在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2019年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携手,共同探索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国家政策的实施路径。同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妇联及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通力协作,积极推动儿童友好环境建设,强化地方实践,切实提升了儿童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品质。

展望未来,联合国儿基会建议重点关注四个战略方向:首先,缩小地区差异,将覆盖面扩展至更多农村和偏远地区;第二,将气候行动置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位置;第三,推动创新与技术应用。联合国儿基会倡导公平包容的数字赋能,让创新技术成为弥合差距的工具。鼓励发展儿童友好的数字解决方案,以提升政策透明度与社会责任。此外,切实保障儿童网络安全。


Part.

02

友好观点

主持 | 王凯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在“友好观点”篇章,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综合处二级主任科员何宇飞、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三级调研员于天舒、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一部主任、研究员顾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菁、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何波、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杨彩霞做主旨报告,各位领导、专家聚焦全社会推进儿童友好建设、儿童友好空间持续提升、融入人民城市理念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路径、数字赋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现状与对策等话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共同探讨推进儿童友好建设全面铺开的发展方向及策略举措。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菁以《人民城市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题作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在现代化人民城市进程中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路径。报告开篇指出自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来,其已成为城市工作的根本遵循。建设人民城市必须关注包括儿童在内的不同群体日益多元的需求。在技术支撑方面,我国持续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已形成覆盖116个试点城市的实践体系。“十四五”期间制定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和实施手册,发布多批可复制经验清单,儿童友好相关国家标准、地方与团体标准有序推进,为系统性建设儿童友好空间提供了扎实支撑。
面向未来,报告提出四方面发展建议:一是推动建设方向从“有形”空间向“无形”服务拓展,实现从城市到社会的理念深化;二是提升社会效益,促进儿童友好从单向供给转向社会双向互动与产业联动;三是以儿童友好为切入点,通过通用设计打造全龄融合共享空间,带动全龄友好;四是完善基层治理,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专业规划与社区组织双向联动,将儿童友好切实融入社区治理。


Part.

03

友好见证

主持 | 谢盈盈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


“友好见证”篇章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谢盈盈主持。在“友好见证”篇章,中国儿童中心与温州市妇女联合会、宁波市北仑区妇女联合会分别发布了儿童友好相关成果,包括《温州儿童友好城市研学手册》《温州儿童参与活动资源包》《儿童的想象 北仑的模样——中国儿童中心儿童友好城区项目建设纪实(2021—2024年)》。




Part.

04

友好绽放、友好对话


在“友好绽放”篇章上海、济南、长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中山、滨州6座城市代表,分享了各自城市在儿童友好建设中的创新探索与有益经验。



在“友好对话”篇章,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与来自北京一零一中学(温泉校区)的儿童代表,及宜昌、昆明、大庆、重庆市璧山区、黄山、北京、长春、沈阳、银川、赣州多个城市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儿童参与的深化路径探索”与“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探索”两大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付冬楠主持了“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路径探索”对话。



本届中国儿童友好行动研讨会由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多位女规划师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全国妇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各地政府部门、妇联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校外教育机构、文化传媒及社会组织的代表。


推荐阅读

现场回顾 |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现场回顾 | 文化遗产,城市活力: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工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第四届第三次学术交流在景德镇圆满召开

现场回顾 | 城市更新,更美生活——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工作委员会2024年年会暨第四届第二次学术交流在广州圆满召开

女神节女规划师特辑丨巾帼翘楚风采耀春光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