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等有关要求,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总结各地典型经验做法,2024年10月24日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的通知》。现将逐类推介具体内容。本期推动第一类和第二类:制度机制创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欢迎分享。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
1.上海市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作为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载体,探索创新建设路径和工作方法,建立起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多主体协作的工作机制。纵向搭建“城市—城区—社区”三级工作体系,各部门各区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纳入有关专项政策,制定儿童友好学校、医院、滨水空间以及母婴设施等方面建设标准指引,如浦东新区发布儿童友好城区规划导则。横向构建学校、医院、研究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多主体、多领域协同建设体系,合力推进28项行动99项任务落实。
区级层面出台的相关政策与行动规划
儿童公园儿童足球场
儿童公园龙舟戏水乐园
儿童公园五羊号主题乐园
儿童公园消防乐园
琼山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
火山口地质公园骑行绿道
世纪公园儿童友好活动空间
儿童友好气象站
儿童友好水文台
桥西儿童友好街区-151记忆车站
桥西儿童友好街区-微缩运河
滨河景观带仙鹿岛
六松水上乐园
亲子家庭参观城市展览馆
4.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纳入街道建设改造重点工程中统筹推进,系统开展学校、社区周边公共活动空间的适儿化改造,打造让儿童亲近自然科学、了解历史文化的“正定文化课堂”,形成点、线、面融合的儿童友好空间体系。如,结合城市公园、广场以及街道内的开放空间,增设儿童运动、游乐设施,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公共空间。
滑动查看学径改造前后对比
1. 广东省珠海市南村社区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微改造。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儿童球场、亲子菜园等室外活动场地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3条儿童上学道路,按照不同年龄分区域设置儿童活动场地,增加儿童友好标识,创造安全、绿色成长环境。推进邻里中心、社区用房等既有设施复合利用,打造绘本馆、阅览室等社区儿童微空间,提供绘本阅读、心理辅导、书法训练等服务,满足儿童对美好成长空间的新需求。
滑动查看社区亲子菜园改造前后对比
2.江西省赣州市狮子岭社区有机嵌入儿童友好空间。配建幼儿园、儿童之家、童心书屋等儿童服务设施,利用闲置空地和架空层打造童梦乐园、儿童剧场、儿童议事厅等儿童活动场地,增设游乐设施50余套,在街角空地植入24节气、航天文化装置等科普元素,组织7支志愿者队伍提供社会实践、非遗文化等儿童活动,为儿童营造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活空间。
儿童观察团开展活动
儿童友好通学路
“精灵书画屋”开办公益国画课程
社区托育驿站
社区内的南孔书屋,为儿童提供阅读学习空间
儿童多功能剧场
儿童活动中心
童心园
虹康三期水韵生境花园
虹旭生境花园
2.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将儿童友好作为社区建设重要内容,整合区、街道、社区与物业、运营单位各方力量,搭建儿童建言发声平台,多方协作、凝聚合力,整体推进项目谋划、设计和实施。如,缤纷社区成立缤纷儿童观察团,引入专业服务运营机构,统筹打造了包括托育中心、成长驿站、儿童友好书房、儿童“医防护”健康综合体等在内的1.17万平方米儿童友好服务设施和1.5公里无忧通学路,多元协同共筑安全、有趣、触手可及的儿童学习生活空间。
缤纷社区卫生服务站
儿童友好书房
推荐阅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
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两部门联合发文,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管理有新规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